用好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必赢线路检测3003马哲师生党员赴湖南浏阳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3-26
本网讯(通讯员 侬俊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为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助力作用,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弘扬与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24年3月24日,必赢线路检测300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教师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赴湖南省浏阳市,与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浏阳市北盛镇马站村党总支部联合开展了“用好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联学共建党日活动。
(党日活动相关安排)
浏阳文庙——坚定文化自信
24日上午,党员们首站来到了中共浏阳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浏阳文庙。浏阳文庙坐落于浏阳一中校园内,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孔庙之一。1926年10月5日,根据中国革命形势发展,中共湖南区执行委员会批准中共浏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浏阳文庙召开,会议选举成立了第一届中共浏阳县委。此后,浏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开启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一行参观了大成殿。从帝王装扮的孔子神像、到“万世师表”的庄严横匾,再到殿内陈设的埙、鼓、柷、敔等全套祭孔乐器,同志们边听边看、边思边悟,真切感受着浏阳文庙的厚重历史底蕴,深刻体悟了孔子“博学仁爱”“以人为本”“以学为重”的教育内涵。
(支部党员参观浏阳文庙)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此次参观浏阳文庙,是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与精神洗礼,同志们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创新继承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精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支部党员在浏阳文庙前合影)
谭嗣同故居——提升历史自觉
随后,党员们来到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谭嗣同故居。谭嗣同故居又称为浏阳“大夫第”官邸,故居虽坐落于闹市区临街面,但却古朴安详,透出一种厚重而光辉的气息。进入大门后,一座谭嗣同头部铜像以及一副醒目的对联——“横刀向天英雄血洒菜市口,坚脊如铁赤子魂飞浏阳河”,将我们带入了谭嗣同英勇就义的历史场景,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和对家国人民的深深忧虑。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大家依次参观了故居各个部分,认真观摩了照片、遗物、书籍等珍贵史料,聆听了“巾帼完人”等令人动容的故事,深入了解了谭嗣同及其家人的生平故事。谭嗣同临行前所作的“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为变法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一段壮烈之言,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仍能让人动容。他用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人民树立了一座“民族大义”的不朽丰碑,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永远敬仰。
(支部党员参观谭嗣同故居)
谭嗣同的生平事迹仿佛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被谭嗣同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深深感染,深刻体会到了理想的伟大与革命的艰辛,激发了大家坚持人民立场、努力奋进新征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自身力量的信心与决心。
(支部党员在谭嗣同故居外合影)
王震故居——传承革命精神
紧接着,在浏阳市北盛镇马站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们乘坐大巴来到了北盛镇王震故居参观学习。王震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支部党员参观王震故居)
王震故居掩映在油菜花田地之间,这里曾是王震将军成长的地方。怀着无比崇高的敬意,师生们来到了王震故居生平陈列厅和复原陈列厅。展厅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为主题,分为“百战骁将”“挺进荒园”“铁骨铮铮”“情系故土”“灿烂晚霞”五个篇章,共展出了40件馆藏文物和76张照片。在参观过程中,大家仔细瞻仰了王震将军的相关文本资料和历史物品。一面面生动的图片文字、一件件珍贵的历史物件、一个个感人的革命故事,无一不体现着王震将军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的崇高风范,以及襟怀坦荡、率真赤诚的革命情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军事斗争到农业生产,从西部边疆到东南大地,王震将军用一生诠释了“为国开基将军百战彪青史,毕生革命桑梓千秋仰大名”的深刻内涵。王震将军博大的家国情怀、务实的行事作风、崇高的思想品格、清廉的道德情操深深地感染着现场的各位同志,我们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对王震将军的深深敬意,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的决心与使命。
音乐党史课——厚植初心使命
参观结束后,同志们在王震故居前坪上了一堂以《王震与南泥湾》为主题的音乐党史课。由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艺华教授主讲,必赢线路检测300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工党支部书记赵士发教授主持。本堂音乐党史课以王震将军在南泥湾屯田垦荒的事迹为脉络,分别从《南泥湾》《二月里来》《再唱南泥湾》三首经典音乐作品展开,通过生动形象且独具特色的“经典红色音乐赏析+经典红色音乐讲解”的模式,将王震将军把南泥湾从荒原开垦成为了遍地是粮食的人间胜地的英勇故事娓娓道来。每一段旋律背后蕴含着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将党员们拉回到了王震将军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峥嵘岁月。
(支部党员听胡艺华教授上音乐党史课)
南泥湾精神,是求生存、谋发展的一种志气,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今天,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加强执政党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
此次音乐党史课运用了同志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教育形式,将“照本宣科”化为“身临其境”,把“理论灌输”改为“艺术感染”,使“信息接收”转为“情感共鸣”,让“传统讲解”变为“沉浸演绎”,以艺术的形式,令党史知识更能入耳、入脑、入心,帮助现场党员们从音乐中理解深沉厚重的党史,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和力量。
(赵士发教授主持交流)
随后,赵士发教授结合“党员不信教”的重要性,对南泥湾精神展开了讨论。赵士发教授指出,共产党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看待宗教问题,宗教虽然能够为人们提供心灵上的寄托和慰藉,但是无法改变它虚幻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员要象王震将军那样,遇到困难不是靠神,而是以创造精神带领人民去实干。人民才是值得我们共产党员信赖的根本力量。紧接着,北盛镇党委副书记和马站村党委书记分别为大家讲述了北盛镇关于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思路与理念,并强调希望能够依托王震故居等红色资源,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管理工作,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走深走实。最后,必赢线路检测3003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侬俊宇同志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参观王震故居、以及学习音乐党史课的收获与感悟。侬俊宇同学说道,作为一个云南人,她对王震将军有着难言的亲切感。六年前她曾瞻仰过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农场的“王震部长试验田纪念碑”,这次参观王震故居让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南泥湾精神的伟大力量。她表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青年学子,我们必须继续传承和弘扬南泥湾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侬俊宇同学分享心得感悟)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必赢线路检测3003马哲教工支部与研究生支部将继续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联学共建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红色教育基地的交流合作,搭建多样化的活动平台,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多措并举,深度互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支部党员在王震故居外合影)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