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哲院  >  正文

【湖北日报】为美学而生 为艺术而生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3-11-11

刘纲纪,男,1933年生,贵州普定人。著名哲学家、美学家、美术史论家,亦工书画。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等职。现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湖北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美学史、中国书画史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与李泽厚并称“南刘北李”。湖北省首批“荆楚社科名家”。

刘纲纪青少年时代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还曾在一位老师的指导下刻过一张宣传抗日的木刻画。正是这些特殊的经历,一方面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也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使他对文学、音乐、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早年他曾在贵州拜名师,习画两年,打下了中国书画的基本功。由于家人的反对,梦想着做艺术家而不能的他转而对艺术史和文艺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就是为什么他在1956年即北大哲学系四年级下学期就写出《关于‘六法’的初步分析》一文,发表在《美术研究》的动因。之后他又将此文增改为《“六法”初步研究》一书,1960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他在北大时的恩师、著名美学家邓以蜇先生在病中读后,在给他的信中说:“虽曰初步,顶峰实已在望矣。”新时期以来刘纲纪相继出版三位画家的评传《黄慎》、《龚贤》、《文征明》,也应验了邓先生当年的深深期许。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在《道在瓦甓——刘纲纪美学思想初读》一文中评价刘纲纪对新中国美术史论的贡献时说:“五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双重视角去研究、阐释中国美术,课题涉及中国美术史、美术基础理论、书法艺术、‘六法’研究以及美术家个案研究。其独树一帜的研究路径,使其构建起了独特的新观点、新学说,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新中国美术史论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正是基于刘纲纪为新中国美术史学科所作出的突出贡献,200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他“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此外,刘纲纪在书法理论上也颇有建树,相继出版了《书法美学简论》、《书法美》等重要论著,成为新中国书法理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一度引发了学界和书界对书法理论的大讨论。

2012年11月,湖北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当代学术名家:刘纲纪书画展”,展出了刘纲纪先生的150余幅书画作品。与此同时,《刘纲纪书画集》也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周韶华先生评价说:“刘先生的作品寓意深刻、意境浓厚,书法达到了自由状态,是纸上的乐章和舞蹈。”

刘纲纪对文学和书画理论的喜爱和精研,对他撰写影响深远的《中国美学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部由李泽厚、刘纲纪主编,刘纲纪独立执笔完成的百余万字的两卷巨著,被美国著名华人学者傅伟勋教授誉为“中国美学的开山之作”。刘纲纪撰写的《< 周易>美学》一书,是他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又一力作,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海内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刘纲纪独辟蹊径,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也做出了公认的开拓性的贡献。他的实践观美学研究构建起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实践—创造—自由—自由的感性表现—广义的美—艺术”。他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根本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美学与哲学》、《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艺术哲学》等专著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与阐释的三种基本形态》等一系列学术文章中。

刘纲纪之所以能在实践美学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这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深研究和对自己所提出的“实践本体论”的系统论述。“实践本体论”不仅奠定了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而且在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学者山口勇就在日本的《唯物论研究季报》上以《重新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概念》为题,专门对刘纲纪的观点进行了介绍,并专程赴武大拜见、采访了刘纲纪。

今天,年逾八旬的刘纲纪先生,仍在他默默地坚守了五十七个春秋的教学科研岗位上辛勤耕耘,指导博士研究生。作为他的学生,他其实给予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一个为学术而生、为艺术而生、为教育而生的学者、艺术家和教师!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 2013年11月11日作者: 邹元江,系必赢线路检测3003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