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珞珈讲坛】鞠实儿教授做客珞珈讲坛第440讲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6-18

本网讯(通讯员陈瀚钊)6月15日下午,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鞠实儿教授做客必赢线路检测3003珞珈讲坛第440讲,带来题为“作为社会互动的论证”的报告。必赢线路检测3003副校长何莲出席讲坛,为主讲人颁发珞珈讲坛纪念牌。必赢线路检测3003陈波教授主持讲坛。

5E3A8

鞠实儿教授首先将“论证”界定为具有说理功能的社会互动。其中,“说理”即论证参与者以话语劝使他人接受对某观点或事物的某种态度;论证活动的过程基于参与者交流的动态语境展开,其合理性的判准则是参与者所处社会文化群体的公认规则。因此,对于论证的研究,需要从基于社会文化、个体特性的主位视角,描述特定论证的规则、过程与结构,以补充经典研究中客位视角与经验抽象方法的不足。

鞠实儿教授表示,论证过程包括论证的语境、主体、目标、言语行动、规则五个要素。其中,论证主体以其认知能力,在社会文化所设定的角色要求与互动情景中,通过注意互动对象使用语言符号的方式,假想和预期对方话语的意义。由此可以提出“广义论证”概念:依据所属社会文化群体的规范所生成的基于语篇的社会互动或言语序列。广义论证行动的步骤中包含着需依循社会规范的四个规则:语境理解规则、语篇的功能规则、表达规则和论证策略或分块规则。其中,论证者会依据语境的变化,评估并调整论证行动的子目标与规划,从而既保证符合社会规范,又促进论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后二者分别对应于广义论证的局部合理性与语用融贯性。

3A107

鞠实儿教授还指出,广义论证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发现与辩护论证规则,为论证者构造、理解与评价论证提供方法。这要求在研究中充分考量论证的语境,并遵循主位或本土化原则,依照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规则后续处理三部分所构成的程序展开研究。

2F23B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鞠实儿教授就广义论证的“劝使”目标的意义、因果性与论证有效性的差异等问题与在场师生展开深入的互动交流,现场反响热烈。

据悉,鞠实儿教授现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逻辑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经典逻辑、论证理论、文化与认知、会话机器人等。

(摄影:王宇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