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张伟教授来必赢官网讲学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11-24
本网讯(通讯员 陈杰)2020年11月21日,中山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张伟教授应邀在必赢线路检测3003B301作了一场主题为“善良意志何以成为康德道德哲学出发点?”的讲座。本次讲座系必赢线路检测3003名家讲座第9讲,同时也是外国哲学学科“经典与问题——诠释与方法的变奏系列讲座”第3讲和“珞珈德国哲学讲坛”第10讲。讲座由必赢线路检测3003外国哲学教研室王咏诗副研究员主持,必赢线路检测3003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教研室陈江进教授、外国哲学教研室苏德超教授、外国哲学教研室杨云飞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扬老师以及学院内外40余位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张伟教授从“康德道德哲学的发展与善的意志”、“善的意志与传统的最高善问题”、“善的意志与启蒙的关系”、“善的意志与双重世界中的人”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在进入正式的论述之前,张伟教授首先介绍了问题的背景,即康德在其成熟时期(批判时期)的第一部道德哲学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开篇就强调“善的意志”这样一个概念,那么康德为什么在道德哲学的开篇就强调这个概念呢?随后张伟教授介绍了今天这个讨论想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清楚地理解康德整个道德哲学的基本立场。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即“康德道德哲学的发展与善的意志”中,张伟教授通过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发展脉络的梳理,试图回答“善的意志何以成为康德道德哲学的出发点”的问题。张伟教授把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756/1757—1762年的最早期理性伦理学;第二阶段为1762—1770年的道德情感伦理学;第三阶段为1770年之后的纯粹理性伦理学。在第一阶段,康德基本上沿用了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完善性(Vollkommenheit)”这个概念作为其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主张。在第二个阶段,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从“完善性”转到“约束性(Verbindlichkeit)”,“约束性”意味着一种应当,即行为的必然性,这标志着康德开始形成伦理学的本己立场。不过,在对“约束性”根据的进一步追问(实际上康德追问的是伦理学的奠基(Grundlegung)这个核心问题)中,康德仍然陷入了困境,尽管他希望借助于“道德感”这个概念来回答这一问题,但他也意识到“道德感”本身存在的问题,即缺乏普遍性。而到了第三阶段,康德则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新的道德原则,即纯粹理性的原则。尽管理性原则解决了“道德感”缺乏普遍性的问题,但康德仍然面临着如何摆脱理性的空洞性以及如何处理情感在我们伦理生活中的作用的问题。康德给出的方案是区分“判断原则”(准则)与“执行原则”(动机),“判断原则”实际上相当于康德在成熟时期(1785年之后)所讲的道德立法,因此康德借助于这个区分(通过道德立法给出普遍性、通过敬重作为道德动机驱动道德行动)而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也明确回答了伦理学的奠基问题。康德的回答就是,我们的伦理学最终奠基于我们的实践理性,也就是善的意志。换句话说,善的意志之所以在康德伦理学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是因为在康德看来,善的意志是我们整个伦理学的基础。
随后张伟教授进一步通过解释何谓善的意志回答了“善的意志为什么是康德道德哲学的出发点”这个核心问题。张伟教授认为,在康德的语境下,善的意志即是服从道德法则的意志、自律的意志、自由的意志;而行动的价值就在与引发这个行动的意志根据,因此行动的价值就在善的意志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康德伦理学要追问人应当如何行动,那么回答自然是“人应当根据善的意志去行动”,因此善的意志构成了康德回答“人应当如何行动”这个问题最核心的出发点。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即“善的意志与传统的最高善问题”中,张伟教授通过探讨善的意志在康德回答伦理学传统的最高善问题时所扮演的角色,来凸显善的意志在康德伦理学中的地位。张伟教授表示,康德在1770年至1785年间的《伦理学讲义》中所讨论的古代伦理学最高善的问题,与他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一章中要处理的问题是一致的,即道德判断的原则究竟是以经验性原则还是以智性原则为依据、德福一致的问题等。因此康德实际上是要通过对善的意志问题的处理来回应传统伦理学最高善的问题,如果结合《实践理性批判》辩证论的部分来看,这一点会更明显。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即“善的意志与启蒙的关系”中,张伟教授表示,在康德语境下,善的意志就是启蒙理性,并以此回答“善的意志何以成为康德道德哲学出发点”的问题。张伟教授介绍说,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对义务概念的界定表明,在康德看来,善的意志这个概念实际上存在于通常道德理性知识中,道德哲学家的任务就是把这个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的概念(乃至道德法则)启蒙(aufklären)出来,《奠基》第一章到第二章的过渡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启蒙的过程。此外,康德在《奠基》第二章开头部分对通俗道德哲学的批判只是针对当时盛行于德国的通俗道德哲学这个流派,而这个流派的哲学家同样属于启蒙的阵营,换句话说,康德对这些人的批判只是意味着他在竞争启蒙内部的话语权,并不意味着通常的道德理性知识缺乏善良意志、因而需要教导而非仅仅是启蒙。
在讲座的第四部分,即“善的意志与双重世界中的人”中,张伟教授从人属于感性与知性共存的世界这一角度,来回答“善的意志何以成为康德道德哲学出发点”的问题。张伟教授表示,所谓双重世界中的人指的是,在康德看来,人既属于感性世界、也属于知性世界,他不可能单独属于其中任何一个世界。而道德的最高法则本身就存在于这个双重世界中,只不过我们需要不断地纯化自己的理性、以便在知性的世界找到这个最高法则;但这个纯化过程的出发点仍然是通常的理性(也就是出于双重世界中的人的理性),只不过通常的理性需要受到启蒙理性、善良意志的节制。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善的意志之所以构成康德道德哲学的出发点,也跟康德对人是什么的理解有关系。
在互动环节,杨云飞副教授就启蒙在康德哲学中的位置、舍勒的情感主义如何回应当代科学对之作自然化的挑战两个问题与张伟教授进行了探讨;苏德超教授则从敬重是否只能由法则产生、善的意志与双重世界中的人的关系这两个角度与张伟教授进行了探讨;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扬老师则就黑格尔对康德道德哲学空洞性(没有现实内容)的批判、至善为道德普遍主义的辩护是否必要及是否成功两个问题与张伟教授进行了探讨。张伟教授还对在场部分研究生提出的问题作出了深入浅出的回答。
讲座最后,王咏诗副研究员代表必赢线路检测3003对张伟教授表示了感谢,在场师生也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了张伟教授的精彩演讲。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