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特聘研究员罗志达老师来必赢官网举行现象学前沿研究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3-30
3月16日下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特聘研究员罗志达老师应必赢官网邀请来到必赢官网,并于16日晚上以及17日上午为哲学院师生进行了两场精彩的现象学研究前沿讲座。两场讲座题为“社会认知及其路径”与“Motivating Empathy:The Problem of Bodily Similarity in Husserl’s Theory of Empathy”。两场讲座都是郝长墀教授主持。
在第一场讲座“社会认知及其路径”中,罗老师讨论了社会认知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内在的理论脉络,并以此为兼谈现象学的新近发展。社会认知理论是要解释在社会交往中人如何能够在交往过程中知道他人的心理状态。而最近的社会认知辩论主要是在“读心论”的框架下进行的,它一般的指称“我们将心智状态(如意图、信念、欲望)归属于自身及他者的能力,以及就他人的心智状态来翻译、预测并解释他人的行为”。两种经典的“读心论”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理论径路分别是理论理论(TT)和“模仿理论(ST)”。理论理论(TT)将概念能力及推理能力作为社会认知的规范性模型,认为认知便是主体所持有的关于外部世界(包括他人)的命题内容以及诸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该模型之下,主体对他人的认知要经过在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基础上的高阶的概念和逻辑的推理过程。与TT相对,模仿理论(ST)认为他人认知依赖的不是某种高阶认知过程如理性推导,而是依赖自身的基本能力,如想象性投射。在ST下,对他人的认知要经历:在第三人称上的观察、以想象的方式将自己置于或投射到他人的处境、执行模仿的程序、基于类比将自身模仿所得的心智状态归于他人之中。TT和ST的共同理论预设是,他人的心智状态是不可见的,我们需要区别于感知的其他认知过程来解释他人行为之后的心理状态。并且两者都面临着唯我论的问题,即我们认知的他人是我自己的类比物。
接下来罗老师介绍了基于现象学反思的社会认知理论的对前面两种理论提出挑战的第三种立场:直接感知理论。这一立场依据 “回到现象本身”的现象学原则指出我们需要把人际交往从实验室场景回到面对面的真实交往。而从具体经验出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是不可以还原为其他认知过程(如推导和模仿)的同情行为,因此我们对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感知是直接的。以社会认知为例,罗老师指出当前现象学发展展现出以下特征:开放性、学科交叉性、领域交叉性、对科学证据解释的多样性。
在第二场讲座“Motivating Empathy:The Problem of Bodily Similarity in Husserl’s Theory of Empathy”中,罗老师深入探讨了胡塞尔的基于身体相似性的移情问题。该问题是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问题。罗老师指出,胡塞尔经典的身体相似性是基于视觉上的主体与他人的身体外观的相似性的。通过这种相似性主体才能将通过类比性的被动统觉将他人看作和自己一样的具有身心二重性的内外统一的主体。然而,罗老师指出,基于视觉类比的相似性理论在理论根基上具有缺陷。其一,由于自己的身体与他人的身体由于被给予的方式不同,我无法像看到他人的身体的全貌那样看到自己的整个身体,这种不对称使得类比变得困难。其二,基于视觉的身体相似的移情理论会导致唯我论,因为我对他人的内部状态的感知完全依赖于我自身的内部状态。这种理论无法回答笛卡尔式的对他人的心灵存在的怀疑:不管他人有没有内部意识,我都可以依据身体的视觉相似性将其感知为具有内部的心灵存在。在对基于视觉的身体相似性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罗老师创新性的提出了将胡塞尔在《观念II》中强调的触觉经验作为身体相似性的基础。由于在触觉经验中,例如在握手的体验中,触摸者和被触摸者处于相互和互逆的直接接触,被触摸者同时也是触摸者。这样身体的双重内外性便同时在触摸者和被触摸者之中显现出来。触觉的双重交互性能够有效的克服视觉认知所带来的距离感以及二元对立,这样便能较好的解决视觉模型中固有的难题,如自我与他人的身体在视觉中显现的不对称性以及唯我论的困境。这样,罗老师通过强调胡塞尔思想中的触觉模型相对于视觉模型的本体论上的优先性地位,为主体间性理论打破旧的局面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让同学们深受启发。
罗老师的讲座特点是材料详实,论证充分,迅速抓住问题的要点,深入浅出。在两场讲座后,必赢官网同学均与罗老师进行了热烈深入的交流。罗老师称赞必赢官网同学们踊跃提问、思维活跃,而罗老师的解答也让同学们受益匪浅。